昆侖山棗業-和田玉棗> 種植技術> 種冬棗一年賣16萬元,他想吸引年輕人返鄉發展產業>
新年剛過,春意料峭,走進甘泉縣美水街道辦安家坪村,老遠就能看到周萬利的白色大棚,棚內新培育的冬棗樹正在發芽,春意濃濃?!叭ツ晔菕旃牡诙?,連弓棚算上收入20萬元,我今年更有勁下苦了?!?2歲的周萬利正和妻子杜隨女打理著冬棗樹,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種植大棚近20年
他是鄉親們認可的“土專家”
“冬棗種植過程中,最關鍵的是管理。對不同的冬棗和環境,要注意不能一視同仁,要區分對待,這樣才能真正保證達到最好的管理效果?!闭劦蕉瑮椀姆N植技術,被村里人譽為“土專家”的周萬利滔滔不絕,這是他與溫室大棚打交道多年得來的經驗。
但談到過去的苦日子,周萬利還是感慨萬千。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后,他家的山地全部退成了林地,父母去世的早,還有個比自己女兒大不了幾歲的弟弟,考慮到弟弟要上學、結婚,還有自己的小家要生活,他便靠種植蔬菜為生,但因為普通種植方法生長周期長、品質差、效益低,收入微薄。
2003年,在當地政府的帶動下,周萬利投資搭建起了溫室大棚,用科學的種植技術和方法,種出的蔬菜品質好、效益高。得益于多年摸索的種植經驗,周萬利變成了村里的“土專家”,也使文化水平不高的他懂得科學種植的重要性。
一有空閑時間,周萬利就外出學習。2013年,他在山東學習蔬菜種植技術時發現冬棗是一種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時令水果,也發現了冬棗背后的可觀利潤。2015年,周萬利開始在河北、大理等地學習冬棗的種植技術,因各種原因,直到2019年才正式開始種植冬棗。雖然有著4年冬棗種植經驗的周萬利堪稱陜北冬棗種植界的專家??稍趧倓偺ど隙瑮椃N植道路的時候,他走得卻并不是這么順利。
去年種植冬棗收入16萬元
他想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發展這項產業
“其實,在我2013年花了27萬余元開始建大棚時,我老婆和我鬧了幾次離婚?!敝苋f利看一眼妻子悄悄說到。原來,這27萬元是妻子辛辛苦苦攢了幾年準備在城里買樓房的錢,卻被他用在建大棚上了。
說到冬棗種植,一開始他也完全是一個門外漢?!澳莻€時候,老婆是不反對了,但有幾位親戚極力反對,他們不理解我為什么放下小香瓜不好好賺錢,非要做個賠本的生意?!敝苋f利回憶說,剛開始種冬棗樹的時候,真是什么也不懂,只能一邊種一邊摸索。
“還是現在科技的發展好了,我和幾個老師都加了微信,不懂的地方就和他們視頻?!鼻趯W且好強的他在種植過程中事事親力親為,把棗樹當成親人看待,到了農忙時候,每一天都要把園子里的每一棵樹看幾遍,哪棵樹長勢慢了、哪棵樹生病了他都了如指掌。
“那個時候,他就把棚當成家了,吃飯更是沒有時間,我雖然很生氣,但想到他也是為了多賺一點錢,只能等他什么時候回來,再什么時候做飯了?!逼拮佣烹S女笑著說。
“現在整個安家坪村的光景數周萬利好了,臨到過年的時候還給我送了二斤棗?!苯衲?5歲的張起梅笑著說。另一位村民李向陽告訴記者,周萬利僅去年冬棗就賣了16萬元,這還是剛掛果的,要比自己在外打幾年工都掙得多,也更有信心向周萬利學習發展冬棗種植。
“冬棗一般都在6月初上市、8月初下架。一棵棗樹可以二次嫁接3至4個品種,如二代冬棗、零代冬棗等。老婆現在也比較支持我,百分之三十的冬棗都是她幫著外銷了?!敝苋f利信心滿滿地說,“只要把口感管理到位,冬棗的知名度就會越來越高,口碑也會越來越好,我現在正在勸說幾個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家種冬棗,我也有信心給他們教種植技術?!?/p>
華商報記者 賀秋平 通訊員 范筱霞
上一篇:農村小院里種啥樹好?記住“前槐棗后杏榆,東榴金西柿銀”
下一篇:美味冬棗樹苗栽植技術 3